发布于2008-11-27 09:09:57
|
共有
人关注过本信息 |
7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上分论坛之一的中国会展场馆经营发展圆桌会议上,来自全国30多家知名的会展场馆运营商纷纷对业内普遍关心的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呼吁,中国的会展场馆竞争不能再自相残杀了,必须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创新求变
本次论坛的主持人——中国展览馆协会理事长陈若薇说:“中国的展览馆经营是强者为王的时代,但展览馆的经营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场馆经营方不能坐等展览上门,要创办新展览,以展促商,以商养展,展馆运营才能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僧多粥少
全国200多个场馆,全国约3000个展会显然不能让场馆吃饱,于是同业恶意低价竞争已然成为目前场馆经营方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毕竟现在已不再是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时候了,凤凰就那么几只,梧桐树却种了不少,凤凰又有几只脚能往每棵树上落呢?来自上海一位女士说:“当年与德国人投资共建新国际博览中心时,有人就告诫德方投资者说‘投资上海新国际是一种成功的冒险’。”无论如何,这个冒险是成功了,但不是国内所有的场馆投资都是成功的冒险。国内的众多场馆已经无法支付庞大的利息开支和日常维护费用、水电人员费用等,纷纷寻找战略投资者——进行展馆拍卖,但拍卖的消息很多,接手的却无一人。“中国这么建展馆太可怕了。”来自深圳的一位人士说:“目前展馆行业自律组织无法自律,展览竞争自相残杀,行业协会能否建立起同业竞争价格限制机制。” 就目前而言,展览馆太多了,而成熟的展会太少了,一些大型流动的展览会确实是吸引国内会展城市的注目,可是来自广东的李先生却说:“流动的大型展览会最好别碰。因为我们是对政府、对上级负责的,如果这次流动展览会来我们城市办展,赚了多少钱,转过明年呢,流动展就不一定在我们城市办了,面对市长下的硬指标,完成可就有难度了。”
有家才好
成功的展馆还是少数,并不是所有的展馆都能赚到金子,花了大钱又不能收到投资,更谈不上收益,投资者便撑不住了,要不进行拍卖,要不委托经营,可是国内又上哪找好的经营方呢。郑州国际展览中心的曾华先生说:“国内展览馆委托经营成功的不多。展馆价值是瞬间的,展馆一天没有出租出去,价值就一天没有实现。对于大型流动展览,一些场馆零展租甚至贴钱去争办,人家还不一定来,所以内地办展会还缺少不了政府的调控。”有人对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谁会为了喝口牛奶还要养头奶牛,更或是建养牛场呢”。 即使是低价竞争,也有人愿意,他们说:“低价办展总比没有展强呀。”苏州的场馆经营人士说:“场馆将是未来会展业的中流砥柱。”可是谁又能预知这个未来会是多久呢。 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各家场馆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冷暖自知,与会代表希望自己的行业组织能提负起建立行业规范的职能,集体出击,共同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
|
|
|
|
|
 |
工作时间:早 08:00 - 晚 22:00 |
旅游热线:18050388265左先生 |
订房热线:18063729330 经营许可证号:L-FJ50013 |
散客专线:13626946986微信 |
24小时热线:18063729330 |
|
|
|
|